“医生,我家孩子右手拇指伸不直,一掰手指就喊疼,我们保守治疗了3个多月,手指还是没办法伸直。这怎么办?会影响以后手指的发育吗?”
近日,金美济妇女儿童医院 骨科主任王庆波接诊了一位2岁多的孩子,家长特别担忧地跟医生说了孩子的情况。
结合家长的描述,王庆波主任通过查体以及B超影像进一步验证,确诊孩子患的是 “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
通俗地说,就是控制拇指弯曲的肌腱(屈指肌腱)在一个叫做“腱鞘”的管道里卡住了,无法顺畅地滑动。
肌腱:像一根绳子,连接着肌肉和指骨,肌肉收缩拉动肌腱,手指就能弯曲。
腱鞘:像一个滑车管道,包裹着肌腱,固定其位置并帮助其顺畅滑动。
病因:通常是婴儿的肌腱先天性增厚(呈纺锤形膨大),或者腱鞘通道先天性狭窄。肌腱的“大脑袋”无法通过“小门口”,就被卡住了。
考虑到孩子保守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王主任建议采用微创手术干预。
同时,由于低龄患儿不会说话,依从性差,为了减少孩子的术前恐惧和术后哭闹,金美济妇女儿童医院医护团队为孩子特别准备了个性化医疗护理方案:
安抚陪伴:术前术后,护士长杜林带领护理团队在检查、手术和治疗方面陪伴安抚,减少孩子术前恐惧,同时手把手指导家长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全程监护:术中术后,麻醉团队实时监测孩子心率、血氧、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安全;
手术当天,由王主任主刀,薛松医生协助,在麻醉团队、手术室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第三天孩子康复出院,拇指也已经恢复正常。
如何治疗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1观察与保守治疗
这是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首选方案,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相关研究表明,30%以上的患儿可以在1岁左右自愈。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先采用观察保守治疗,如热敷、轻柔的手法按摩,同时避免局部损伤,避免玩较硬的玩具,减少掌指关节的不良刺激。
2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干预:
保守观察超过1-2岁仍无自愈迹象。
拇指持续处于弯曲状态,被动拉伸也无法伸直(发生交锁)。
畸形影响到孩子抓握功能的发展。
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开放式腱鞘切开术,一般是在手掌根部硬结处做一个非常小的横切口(约1厘米),找到狭窄的腱鞘,将其纵行切开松解,使肌腱能够在腱鞘内自由滑动。
手术风险较小,疤痕不明显,预后效果较好,患儿拇指功能术后可以得到显著改善,无需特殊康复训练。
骨科 王庆波主任提醒:
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小儿常见的拇指畸形,多在出生后或婴幼儿期发现。
若家长发现孩子拇指持续弯曲、无法伸直,或活动时伴随弹响、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影响手部功能发育。
通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恢复正常的手部功能。
8:00-17:30(无假日医院)
0769-87510030
微信公众号